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八戒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八戒体育官网校园2小时运动如何达标?这所学校:“借”出运动空间+绿色体育生态学生:轻松达时长

2025-04-09 00:22:1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下午3点半的放学铃声一响,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千余名学生已自觉地在250米环形跑道列队,开启

  自3月10日《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》施行以来,沪上不少学校面临“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”的落实挑战:有的在课表缝隙“挤”出运动时间,有的在操场划时段分班级使用,更有的为雨天如何保证运动量而犯难。

  而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,体育运动早已融入校园生物钟:体育课、大课间、阳光下午跑等分段运动自然衔接;教学楼底楼贯通的风雨跑道打破天气限制;近30门体育类“5+2”课后服务和社团课程满足多元需求;随处可见的智能化体育设备、以数据驱动为学生制定的个性化运动“处方”都在无声引导习惯养成……

  副校长何华介绍,目前,学校学生近视率连续五年稳居全区最低(58.02%),较全市均值低近20个百分点;中考长跑满分率全区最高,达91.7%;肥胖超重率始终处于全区较低水平。

  每天下午3点半,静教院附校的操场上总会准时响起轻快的节奏:全校学生列队开启“阳光跑”,这一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传统,让高年级学生日均跑动超1000米,低年级学生也能完成600米的“小挑战”。

  上午9点35分的下课铃一响起,学生们就行动起来,有的背上了事先准备好的羽毛球和乒乓球拍,有的把长绳揣在兜里,有的虽两手空空,但也满是雀跃地冲向操场。

  特别是在每周二和周四的自主活动时间,操场更是化作“运动盲盒”:足球、篮球、排球等运动区火力全开,跳长绳的摇绳声与计数声此起彼伏,就连操场角落的软垫子区域也围满了打滚嬉戏的身影。

  老师们不仅不阻止这份“热闹”,反而会笑着催促仍埋头写作业的学生:“快下楼活动活动,别辜负好天气!”即便面临中考压力的初三年级,也一样被“强制放松”。一时间,整个学校的教室都空无一人,操场和各个体育场馆里则是人声鼎沸、热闹非凡。

  从低年级的自由探索到毕业班的高效调节,学校用“传统跑操打底子,自主课间添趣味”的设计,让这一小时的运动时光既充满收获感,又洋溢着个性化的快乐。当整齐步伐与自由欢笑在校园里交织,八戒体育下载运动早已超越了“任务”的定义,成为滋养成长的活力密码。

  全校占地仅22亩,却划出10亩打造250米跑道的大操场。当初设计遇阻,直跑道长度不够,原校长张人利大手一挥,让教学楼斜着建,“借”空间给跑道,牺牲的建筑面积化作孩子们足下的完整跑道,让“撒欢奔跑”成为现实。

  学校凭借“上天入地的交叠式运动空间”成功破局。教学楼一楼“让道”跑道,顶棚顺势而生,能容纳两三个班级同时上课;再加上3个室内篮球场、二三十张乒乓球台与一个智能交互式体育馆,可同时供7个班使用,真正做到了教学楼给跑道“让路”,风雨中将体育课堂守护。

  走廊十分宽敞,晴天是孩子课间放松的小天地,“如果是雨天,孩子们就会在走廊里跳师生共编共创的JECAS舞,伴着《向快乐出发》的配乐,越跳越开心。”何华表示,老师们也时常在欢乐气氛的感染中加入队伍。

  在静教院附校,体育教育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能训练,而是通过课堂改革、兴趣培育与家校协同的深度融合,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体育生态。

  小学段推行“兴趣化”教学,如为一年级新生人手发放一根绿色短绳,通过交叉跳、双摇跳等分级测试,可依次解锁红、蓝、橙、紫四色短绳,并获得对应的“能手、高手、健将、大师、超人”五阶称号,将跳绳变成“闯关游戏”,激发自主练习热情。

  初中段以“多样化”教学赋能,借助运动手环、智能纠错系统等设备,为学生开设个性化的运动“处方”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配的强度中获得成就感。

  此外,学校通过每年定期开展并承办市、区、校各项体育赛事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、以赛促赛,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舞台。

  学校坚持数十年的寒暑假家庭体育作业,让亲子操、跳绳成为家庭里的温馨互动;每周四的“家校足球赛”上,“父联队”家长上场训练比赛,让坐在场边加油鼓劲的孩子们看到了父母的活力一面。

  这种“双向陪伴”打破了传统家校互动模式——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,而是运动精神的传递者。家校联动带来的不仅是运动氛围的提升,更在潜移默化中让“终身运动”的理念扎根于心。

  正如一位体育老师说的:“当孩子毕业后,可能会忘记某个体育动作的标准姿势,但永远记得在操场奔跑时的自由、和父母共跳时的欢笑、为班级拼搏时的热血——这,就是体育教育留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。”

  从空间突围到生态构建,这种融于生活、见于日常的体育运动,正在为静教院附校的每个学生成长打下健康温暖的生态底色。

href=""

搜索